參展藝術家

場景α. 定居殖民主義、殖民主義 
劉柏村、秦政德&游佳臻、林安狗、周武翰

在台灣歷史中定居殖民主義也許是最為重要的環節,飄洋過海來到台灣的定居者剝削屬於原住民之土地和資源,取代原住民人口成為一種變形的種族滅絕,透過司法、立法、軍事及官僚體系等維持定居者的權力及文化系統優勢,並搬遷原住民屬地、為居地命名,設立定居者的宗教系統。在這個過程中,定居者, 如同意識型態的召喚, 內化自身為「原民」。然而,台灣的定居者面對外來殖民者在現代化的文化、政治、軍事的強勢威脅下,以變本加厲的方式去面對定居者與原住民,並分化兩者之間的矛盾與衝突。殖民者、定居者由海而來,而被驅逐的殖民者也從海而去;基隆作為台灣的出入口,留下無數的衝突與壓迫的生命痕跡。

這正是劉柏村「船舶、海洋」寓言的詩性警語;秦政德與游佳臻的創作計畫再訪獅頭嶺清法戰爭中各種族群合縱、鬥爭的遺跡;林安狗平反戰時文學家周金波的「之間寫作」,從文字、醫療、身體呈現「皇民化」作家的多重認同;周武翰從殖民者宗教編碼的地景命名學。作品線索顯示出定居殖民主義與殖民主義的衝突,矛盾與愛恨情仇,不僅僅是表面的種族差異,更是內化到文化、自然、社會的認同政治意識形態鬥爭。

劉柏村

劉柏村
2018
鋼鐵、LED燈
尺寸依場地而定

《錨——泊》

船作為一種承載體,承載了自身及時間的積累痕跡,亦乘載著遙遠且遼闊的他方想望。以「時間之船」為主題,雕塑與裝置藝術家劉柏村的《錨——泊》一作,打造了一個外貌斑駁脫落及腐鏽的金屬物象。此船體由堅實剛硬的鐵鍊共同支撐,懸浮於空,透過表層破洞將散發出藍光、海風及海水的聲音。藝術家試圖召喚出大海的景象與某種沈重的凝聚力,並營造出一種不安且矛盾的場域情境。

藝術家簡介

劉柏村,1963年生於臺灣,中生代雕塑界代表人物。1991年畢業自法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雕塑系碩士班,現為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專任教授。創作生涯獲獎無數,如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化藝術獎皆為臺灣指標性大獎;作品曾受邀至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與中國、日本、韓國等多國展出。

藝術家提供

秦政德 & 游佳臻

秦政德 &游佳臻
《描,寫——山海穹蒼》
《描,寫——花架子》
2024
不鏽鋼、角料、紙漿、自然材料
尺寸依場地而定

《描,寫》 《描,寫——山海穹蒼》 《描,寫——花架子》

此次合作《描,寫》計畫中,秦政德《描,寫——山海穹蒼》將以獅球嶺砲臺為中心向左右延展,分別在基隆港口、火號山、二沙灣與和平島的至高點埋設基點,並將隱藏、遺忘在基隆山海穹蒼下的三角基點碑石為目標,透過拉遠的視野試圖重新繪製屬於基隆這座門戶港都的天際線。而游佳臻《描,寫——花架子》則透過另一個微觀視角,在這些地點仔細觀察砲座現今與蕨類、小草緊密連結的狀態,在另一種測量方式中,想像蔓延出我們與戰爭歷史之間的距離和時間感。砲座旁的小草們依偎在台座旁,共依共存的樣貌,對比餘後痕跡殘存的裂縫、陽光、灰塵澆灌生命各異的樣態。兩位藝術家從不同面向的測量手法切入地域、物件與個人情感。

藝術家簡介

秦政德
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小草藝術學院永遠的第N號志工。長年持續以在臺灣歷史文物中發現的圖像為載體製作明信片。藝術創作方面,發展出極具個人特色的地理學田野工法。他走踏人煙罕至的山徑,以刻碑、運碑及立碑的行動,與土地、歷史、以及山林漫步時靈光乍現的字詞對話。主要展覽有「冷藏摘要」個展、2018年第九屆韓國釜山雙年展、2020年台北雙年展,其所製作的「島盒」為第21屆國家文藝獎總統贈禮。

游佳臻
游佳臻目前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從小在鄉下長大,藝術家受到周遭自然環境的影響,對環境中各項材質特別敏銳與感興趣。多以遊戲的方式與各種材料創作和對話,作品中發散著實驗性、跳躍與活潑的思考脈絡,擅長使用材料結合空間結構,伴隨著時間、空間變化的媒材切入——土、植物、紙漿板。探索空間之中人與物件的相互關係,觀察期間的媒材的異質變化。

藝術家提供

林安狗

林安狗
《牙齒、血液與鄉愁》
2024
空間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

《牙齒、血液與鄉愁》

本次展出的裝置作品《牙齒、血液與鄉愁》,以日治時期身兼牙醫師與文學家身份的周金波為發想。大正九年(1920)出身基隆的周金波,求學時期大多在日本度過,昭和十六年(1941)畢業於日本大學齒科專門部後,返台繼承家中診所,陸續投稿多篇小說至西川滿主導的《文藝臺灣》。其出道作〈水癌〉刊出後,曾在台北放送局朗讀播出,內容描述東京留學歸來的牙醫師遭遇一位好賭的母親,寧願花錢鑲金牙,卻不願救治口腔壞疽發炎的女兒。日本齒科教育自大正年間至昭和初期提倡「歯牙病竃(中心)感染」學說,開始注重口腔局部與人體全身健康狀態之關聯。本島人學醫從醫,是接觸現代性最為直接的一條道路,兼具文明的追求與家族營生;然若從事文學,則不免內外交迫,身處伴隨文明而至的殖民性和與生俱來的本土性之間,周金波作為齒科醫師的「我」投射至文學創作的「我」所產生的思辨,瀰漫著野心卻終究動彈不得的無奈。牙科診所作為空間裝置,觀者進入後置身病患的處境——躺在診療檯上張開嘴,眼睜睜地聽著朗讀的國語,身體處於無能/不能發出聲音的失語狀態。

藝術家簡介

潭子頭家厝人,解嚴前立冬生,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現職文字工作者、譯者、當代藝術創作者,近年亦投入繪本創作。兩度旅居日本,大阪工作、奈良讀書,在異鄉驚覺自己台語和日語的聽說能力竟然差不多,開始有意識練習講台語。創作類型以製本工藝與文史非虛構書寫為主,自參與《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本事文化,2015)出版計劃以來,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的跨語情境一直是他的關懷所在。2019年始涉足當代藝術,參加寶藏巖國際藝術村AIR進駐、水谷藝術「場所感:青年藝術駐村及駐點培力」展覽等計畫。因個人家庭與學思背景的養成,林安狗關注文學與歷史作為集體記憶帶入當代藝術的展演形式,嘗試藉由語音朗讀的行為表演,發展系列錄像與相關創作。

藝術家提供

周武翰

周武翰
《靈場》
2024
空間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

《靈場模擬器》

日治時期的日本人對照殖民母國佛寺的山門,做成33尊觀音石像分別供奉於基隆多間寺廟,以複製靈場(写し霊場)的方式模擬製造靈場,鼓勵藉由石像巡禮朝聖(pilgrimage)。此舉固然有政治和觀光考量,然而從基隆要如何遙想日本西國的本山?石像背後的串聯與投射在日本人離開與寺廟脫離日本宗派脈絡之後,各自隨著戰後繼承的寺廟形變,再重新固著下來。《靈場模擬器》嘗試轉譯「基隆西國三十三所靈場」遺跡所啟發的「模擬」與「巡禮」遊戲,發展成為建築空間裝置作品。

藝術家簡介

周武翰創作上借用建築設計的工作方法和語彙:測繪建築物、發展裝置空間提案、編輯成書本重新詮釋城市的故事。藝術家試圖把自己拋入建築製圖與模型製作的過程中,不帶任何既定概念地探索,捕捉過程中浮現的事物,創造空間的影像與想像,尋找夢想與介入的可能。創作主題常關注日治時期歷史記憶延續至當代的影響,大量運用檔案從歷史影像與城市現貌之間尋找連繫,並處理過去曾經存在的行為活動與城市結構。本次作品《靈場》,即探索日治時期在基隆境內以觀音石像作為線索串連起來的城市巡禮文化。

藝術家提供

場景β. 先驗歷史物
蔡國傑、引爆火山工程、吳家昀、何彥諺、張乃仁、王毓淞

「物」所表示出的是相對「人」的客體世界——自然、商業、資本的流動等所構成的關係網絡,是彼此互相交換、消費及轉譯的結果,並進而改變個別物體的個體性。先驗歷史(historical a priori)為歷史狀態的陳述(statement),因此「先驗歷史物」試圖標識物的關係如何以共存的方式相互矛盾與改變,其中隱而不見的脈絡形構。
蔡國傑的作品從交疊地帶中了解天然雨水如何轉換成國家財產的過程網絡;引爆火山工程從都會傳說、火山、海底再到外星人的神秘地理考察,從「物化」(reification)成為現實;何彥諺作品討論七零年代時期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台灣,其基隆船業的另類經濟。張乃仁呈現小型企業零售業的轉型及「客廳即工廠」的家庭記憶。 王毓淞從街區的廣告招牌討論基隆歷史化的街區。吳家昀的作品討論美術館建築物本身的歷史性及其對應的美學意識形態研考。場景beta包涵的是文化、自然與個人化記憶的互相關聯,進行「物性」轉化的關鍵性詮釋,試圖標示歷史的連續性與斷裂性,以及其「論述形構」(discursive formation)的整體,並逼近物作為經驗歷史之外的真實品質考察。

引爆火山工程

引爆火山工程
《焱族:火山群島之洋》
2022-2024
多頻道錄像裝置、文件
尺寸依場地而定

《焱族:火山群島之洋》

《焱族:火山群島之洋》延續著近幾年引爆火山工程團隊的創研實踐,藉由地球科學研究單位、台灣飛碟學研究會、台灣靈異研究學會的訪問、協作與踏查,在科學敘事、科幻想像與非科學傳聞之間編織一種朝向火山、海洋與人群,交繞共生的關係視野——以「焱族」作為棲居於火山群周遭物種、群體的指稱,聯繫起基隆海底火山群與1867年的基隆大海嘯的歷史;當地凱達格蘭族後裔耆老關於飛碟傳說、荖蘭山(基隆山)、地洞文明的記憶;基隆嶼、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社寮島等生活在「火山群島之洋」(Sea of Volcanic Islands)的海洋人群,重新形塑北台灣沿海與火山島群的另翼歷史。

藝術家簡介

「引爆火山工程」(Engineering of Volcano Detonating)為2016年,由梁廷毓、許博彥、盧均展、盧冠宏組成的團隊。2018年起,以「焱山計畫」進行一系列的火山口的環境介入與行動研究,從2019起開始發展的「負地理學」(Neg-geography)概念,透過北臺灣大屯火山群及外海的火山群島、族群與歷史敘事,從科學/非科學之間的知識生產與社會展演形式,探觸一種地理藝術(geo-art)的實踐。至今持續關注人、火山與城市之間的關係;並聚焦於靈學(parapsychology)、飛碟學(ufology)與火山科學(volcanology)的知識交會和展演共作之可能性。曾獲選「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2020-2022);「高雄獎」優選獎(高雄市立美術館,2022),文論散見於《台灣博物季刊》、《薰風季刊》等。

特別感謝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大屯火山觀測站、臺灣飛碟學研究會、臺灣靈異研究學會

藝術家提供

蔡國傑

蔡國傑
《制度之外:雨水充電樁》
2022-2024
模型裝置、文件、影像
尺寸依場地而定

《制度之外:雨水充電樁》

雨水落地前其所有權不屬於任何國家、城市、制度、主體。蔡國傑的作品《制度之外:雨水充電樁》是一項「可以分配好的水電工程」,借「水能發電」的計數和分配形式,讓民眾於展覽現場能夠取用到由基隆大水塔上空雨水所生產出的電,從雨水中直接獲得的「權利」與基隆大水塔的實時監看進行雙向並置,強調一種諸眾與制度的對峙。這一象徵著社會公共功能閒置的水利裝置,正通過藝術家的觀念換算轉化。《制度之外:雨水充電樁》作為《半田計劃》的子項目,旨在開展被制度過度精密所擠壓下的人的主體性作為,展示了制度、事件、所有權、公眾之間的關係,以及這些關係中之於氣候、資源、降水、儲備、供應、歸屬、標準、規則、裁量權、轉移的技術性問題,如何作為創噪的可能。

藝術家簡介

蔡國傑,認為藝術就是製造描述差異,藝術家不能放棄以藝術之名,製造藝術權力。發起空間實驗《半田計畫》詮釋制度誤差,生成藝術空間,是一系列契標出間性空間的行為,探索了藝術中「權力場」的概念。當世界已被完整的編碼、核對,當含糊已被「四至」廓除,如何以制度自身誤差識閾再實體化、再檔案化來介入都市空間和制度?他透過對都市制度誤差詮釋生成制度自身所產生的空間,將其作為創新的藝術空間的生成方法,並再次介入、融入、滲入社會制度及空間中。而隨著《半田計畫》的系列內容,選擇乃權力賦予;互契就是權力遊戲,他的重點是從「觀念」觸及「實體」的許可權轉移 ,關乎著邊界間差距的所有權。至此,人造邊界的「界限權力」與「欲望的權力」,這些權能有助於對立的去感知「無限」- 即我們渴望的自由。2021獲高雄獎(計畫型暨跨領域藝術)。具多次國內外個展及參展經驗。

藝術家提供

吳家昀

吳家昀
《黑色風景》
2024
空間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

《黑色風景》

此經翻修,基隆美術館以嶄新面貌接待公眾,其中,局部裝潢仍保存著中國北方宮殿的特色,彷彿訴說台灣史的多變與包容、混沌與爛漫,既保存建築美學也留存了歷史印記。《黑色風景》,座落於美術館的宮殿裝飾下方,混合水墨山水與園林假山,以曖昧的形體象徵不同世代對歷史的執著和迷惘,並於裝置內部透過映射反轉上下覺知,再現隱形的天花板,以闡述重疊的台灣史,邀請觀眾探問個人和空間──身份與國家。

藝術家簡介

吳家昀為導演和視覺藝術家,1988年生於臺灣宜蘭,現居美國紐約。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視覺傳達研究所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碩士班畢業,他的創作以電影為實踐起點,進而展開至空間裝置及觀念性的編導,為探索影像的內在物質性,亦將敘事方法、場面調度、鏡頭語言等延伸至跨媒體的實驗,發展出穿透在媒材間的動態-靜態影像。除了傾向本體論的影像擴延創作,他也拍攝劇情電影,透過人物及情節敘述無以名狀的生命問題,探究歸屬感、自由、人的狀態等處境,反映平靜中的隱晦動盪,呈現日常情感的不可視和不可觸。

藝術家提供

何彥諺

何彥諺
《彷彿不曾來過》
2024
石材、水泥、石膏、海綿、鋼板、污油、染劑、腐蝕劑、木材、顏料、藍曬、紙張等
尺寸依場地而定

《彷彿不曾來過》

此計畫以創作者何彥諺和一艘廢棄漁船的相遇為契機,於三年之間觀察其變化,並將個人經驗和船歷史交織。大船的身世作為理解全球貿易敘事下的一片拼圖,揭示了台灣遠洋漁業自八〇至千禧年後期間,受國際市場制裁下所面臨的暗處現實;同時,廢墟漁船與其生命以豐富神秘的姿態,開啟創作者對於時空狀態的探索。
在他即將報廢之際,何彥諺邀請現任船主、造船技師和工程師,從船體結構及材料學的角度,深入漁船空間的細節。透過場域自身所蘊藏的虛構潛力,以倒敘及想像性的修辭,穿梭於艙室間的改裝與拆卸之中。《彷彿不曾來過》帶領觀眾回到視覺和物質性所帶來的啟發,於腦海中逐步拼湊出一艘大船的樣貌。

藝術家簡介

1993年出生並居住於台北,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

以空間裝置、影像及物件組合為主要媒材,創作多來自個人感性經驗於當下之觀察,常擷取科普知識作為心理狀態的隱喻。透過重組空間經驗,理解空間與敘事的關聯,從中捕捉現實和虛構之間的連繫和鬆脫。作品曾獲高雄獎入選(2020)、臺南新藝獎(2017)、桃源創作獎優選獎(2016)等,於首爾藝術空間-衿川(2017)駐村。

特別感謝:扶正造船技師事務所、李潮海先生

藝術家提供

張乃仁

張乃仁
《平新東聯》
2019-2024
輸出、鐵件、紙箱、錄像
尺寸依場地而定

《平新東聯》

藝術家以文件式的展陳手法,陳列商品架與垂掛工廠現況的大幅輸出,展現臺灣經濟史與中小企業生存困境的因果關係,並以父親與仍在台北營運紙箱工廠的老闆作為對照,闡述於競爭激烈中存活的工廠樣態,以小型經濟體去影射龐大歷史結構,嘗試填補與想像若工廠續存,會是何種樣貌。錄像中則模擬貨輪從基隆港出發,隨著旅程慢慢變調,燃燒的紙箱如同基隆中元祭的放水燈儀式,紙箱包裝商品後航向未知的國度。不可見的意象與遙不可及的欲望,使遠方成為灰煙及鬼神的精神連結,透過遠離現世隱入陰間場域的想像,暗示全球產業鏈中,運輸物件的不可復返。

藝術家簡介

張乃仁1987年生於苗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畢業。作品多為錄像、動力裝置與複合媒材,將媒體分解再製產生重複性,構成異質化原生生態系統,以此凸顯媒體結構的本質。他同時也使用不同材質,呈現相呼應的內容特性,述說影像面對自然的種種鄉愁。近期常參與駐村,將在地經驗融合於作品之中,曾於高雄駁二藝術村(2018)、台北國際藝術村(2019)、韓國衿川藝術空間(2019)、水谷藝術(2020)進駐。重要獎項與展出包括桃源創作獎(2011)、新北市創作新人獎(2012)、高雄獎(2014)、臺北美術獎(2014)、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MIT新人推薦特區(2021)。

藝術家提供

王毓淞

王毓淞
《基隆燒》
2022-2024
行動劇場、裝置、錄像
尺寸依場地而定

《基隆燒》

基隆為多次戰爭殺戮的燃燒之地,此處的城市記憶,被大時代的無常所淹沒拆解,痛苦而失去身軀。台灣民間祭祀時常搭配特殊糕點,其中糕點成為一種紀念與療癒,歷史事件得以藉味覺昇華,也使歷史的幽魂可以託身。作品《基隆燒》藉由勞動小販的身影和懷舊的攤車,以錄像解說消逝的基隆歷史建築,也將這些建築轉製成日常生活中的糕點,並用基隆懷舊火柴盒上的工商內容、地點及歷史與建築的歷史託身交互串連,成為基隆一段庶民故事的「流動小劇場」。

藝術家簡介

1975年生於台北永和,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創作聚焦於台灣早期「代客完工」的現象,討論在地文化的內化精神力。代工仰賴高度專業技術,大大小小的頭家薪勞,讓台灣成為聖誕老人生產願望的夢幻工廠,代工者彷彿是將每個許願實作成形的「精靈小矮人」。王毓淞身邊的長輩們,早期經歷台灣島內移民與國族換場的酸苦,也歷經「客廳即工廠」──那種不能離開卻想離開的身體困境。當時,厝邊隔壁、樓上樓下、三角窗和巷子尾;老人工、媽媽工以及小孩工,都在收音機放送的背景下,成為文化生產與勞動生產交疊的場域,既是生活也是生存。「頭家兼薪勞」(老闆兼員工),如同一種「邊陲」與「前線」的同時並置,既是發想者也是執行者的樣貌,同「藝術家」身分的創作情境類似。王毓淞以綴縫手繪與圈漬的墨痕,在織錦緞與亮片禮服工作的空檔,試圖將不太有機會訴說自己人生的長輩故事,透過創作,帶著觀眾走進台灣每一個心情風景。

藝術家提供

場景γ. 冷冷戰
致穎、吳天章、林羿綺、《聖保羅炮艇》

在原子彈於長崎與廣島投下的兩個月後,1945年10月,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在他的文章《你和原子彈》(You and the Atomic Bomb),思考生活在核戰爭威脅陰影下的「冷戰」世界次序,推測了後原子彈時代中「大規模毀滅性武器」(mass destructive weapon)出現對地緣政治的影響。在「反共復興基地前線」的臺灣,有如「冰箱」一般冷藏備戰的緊張狀態,同時有著對內「白色恐怖」的陰影。台灣、中國、美國之間複雜的對峙關係內化到日常生活中世界觀、流行文化、人口、紀念幣等等為「社會身體」備戰的恐怖狀態。吳天章對於記憶的基隆港文化考為國家寓言;林羿綺討論六零年代台美混血兒的生命傳記;致穎的紀念幣發行暗藏中國、台灣、非洲全球化前線的血淚歷程。這些事件是全球冷戰邏輯下,個人生命的身體經驗。

同時在這時候,《聖保羅炮艇》(The Sand Pebbles)拍攝1920年代美國海軍在國共內戰時所發生的「南京事件」戰爭衝突。此一虛構的好萊塢製作,由綽號「酷王」(King of Cool)的史蒂夫、麥坤(Steve McQueen)領銜主演,在影片結尾被國民黨軍隊射殺為「悲劇英雄」,該片於1966年相當賣座,「酷王」並由此獲得唯一的奧斯卡提名。因為冷戰的對峙,好萊塢全球片場策略只能在「自由中國」的台灣拍攝。長江的場景大部分取自於基隆港,尤其片尾「聖保羅炮艇」駛出基隆港的全景。雖然是虛構的好萊塢製作,卻也弔詭紀錄了當時台、美、中之間冷戰的對峙與合縱,並保存當時的白人優越主義、東方主義以及對東方女性的刻板印象,在現實中反應了當時基隆舶來品與酒吧的美國風情,及好萊塢的全球性文化工業。

吳天章

吳天章
《港口情歌》
2022
4K錄像
6’32’’

《港口情歌》

本次參展作品《港口情歌》(Love Song in Harbour City),展現出對國族不同的慾望與想像,架構出戰後半世紀以來台灣豐富異彩、多元駁雜的多重集體記憶。透過台語歌謠吳晉淮動聽的老歌《港口情歌》,以海鳥、水手、軍人對生命的詠歎,其實抒發藝術家自己對於家國情懷的投射,借由港口、碉堡、石碑烘托出冷戰的歷史氛圍,點出當前台灣最重要的國族認同問題,並詰問「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嚴肅命題。

藝術家簡介

吳天章1956年生於台灣彰化。1980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80年代時,以油畫創作「政治、歷史」主題,被譽為台灣藝壇「解嚴」的第一人。90年代,以攝影複合媒材為媒介,開啟「台客美學」。2000年轉以電腦修圖及合成技術,透過肢體設計和準確度的要求,以「安排式攝影」進行創作,創造出驚聳有力的影像作品。2010年更轉型至「錄像藝術」,以「一鏡到底」的電腦剪輯,呈現詭異的錄像風格。曾兩度入選代表臺灣參加1997年第47屆威尼斯雙年展,及2015年參加第56屆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

藝術家提供

致穎

致穎
《文化館》
2018-2024
裝置,鋅合金、放大鏡、5套硬幣
尺寸依場地而定

《文化館》

本次展出的複合媒材裝置作品《文化館》(The Cultural Center)中,致穎使用博物館與文化機構常見的展示技術作為圖像討論與呈現的方法。作品由一套五枚的紀念幣及透光的單色圖像所組成,靈感來自於中國政府於2003至2005年間所發行用作政治宣傳的「寶島臺灣」紀念套幣。藝術家延續帶有地緣政治想像與宣示的物件設計,提出一套全新的紀念幣提案,幣面描繪出深受國際利益影響所成立的五座非洲文化機構,包含劇院、文化宮殿、歷史博物館與藝術館等,它們皆由中國跨國公司贈與或建造。圓形光箱上所陳列的黑白圖版作為啟發本作幣面設計的初始資料,實際上揭示了跨越國界與時空的全球資本殖民歷史,將隱藏在政治折衝背後難以窺看的節點組成一幅可視的符號星圖。

藝術家簡介

致穎目前居住和工作於台北及柏林。他擅⻑運用聲音及影像等媒材進行創作,以探討全球資本化時代人類生存語境與環境體系之關聯,並多方關注全球南方當代社會之主體性研究與探查。致穎曾參與許多國際性的展覽計劃,例如「72屆柏林影展論壇延展單元」於德國柏林藝術學院(2022)、韓國首爾善載藝術中心(2021)、法國巴黎龐畢度中心(2020)、2016台北雙年展、2014上海雙年展等等。2019年他獲得由哈恩內夫肯影像基金會與米羅基金會所頒發之「LOOP錄像藝術獎」首獎。此外,他也經常於藝術刊物撰寫文章及評論,並且同時為台灣藝術團體「復興漢工作室」的成員。

藝術家提供

林羿綺

林羿綺
《(不)可視的訪客:基隆港》
2018-2024
4K彩色有聲影像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

《(不)可視的訪客:基隆港》

早年亞洲因為冷戰,美國派駐軍事顧問團駐紮台灣,島上出現了許多帶有西方風格的建築與美式文化等聲色娛樂空間,同時也誕生了許多台美混血兒,這群被遺忘的小孩們在過往保守的台灣社會中,常因外表而遭受歧視,承受著許多心理壓力,在可視的外表與不可視的身世之下,他(她)們的存在成為了歷史的見證、也成為了台灣冷戰身體的表徵。於是藝術家邀請了混血長者邱漢忠,拍攝他接受催眠的過程,記錄下體驗理性之外的特殊心靈意象,展現受歷史與權威所宰制的靈魂與生命故事。

作品同時也進行了基隆地區港邊美軍酒吧群的踏查,在唯一僅存開業年份最久的哥倫布酒吧裡,將催眠過程投影在空間中,藉由在地耆老們對於基隆地區美軍的口述歷史紀錄,期待在美軍駐台的研究裡加入當代藝術的觀點,帶出冷戰時期裡不可視的美援故事。

藝術家簡介

1986年生,現居於臺灣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受過當代藝術與電影製作訓練,主要創作以錄像、實驗電影和影像裝置為主。近年創作聚焦於歷史脈絡下的族群離散經驗、與記憶和夢境的採集。將動態影像轉化為降靈媒介,重新編導出個體生命經驗在當代時空中的魅化樣態,以召喚邊緣敘事,進行對於國族、歷史和群眾記憶間的再生產。
曾受邀參與2021韓國光州雙年展臺灣C-LAB主題館、2019印尼日惹雙年展臺灣館;參加多項國內外策展案、影展、與駐村計劃;曾榮獲第九屆華宇青年獎評委會特獎、第16屆台新藝術獎年度決選、2019美國邁阿密Pulse Prize首獎、第40屆與42屆金穗獎學生實驗類首獎、2018高雄獎首獎、2018文化部MIT新人特區、2018臺北美術獎優選等殊榮。

藝術家提供

場景Δ. 外置記憶的政治
克里斯.馬克、陳飛豪、沈昭良、何經泰、《基隆港的木瓜小販》

書寫也許是最早且最為成熟的外置記憶,隨著記憶技術的演進,從人工、機械複製到目前的數位虛擬,各式各樣媒體化呈現了外置記憶的結果。而記憶的時間性如何從「此曾在」到「此將在」的過程,往往是對「將臨歷史」的證據、宣告與證言,一種給予未來的備忘錄。記憶的對象、方式與技術等的政治關係更可以標示出主體性的座標。藝術工作者利用各種外置記憶自反性(self-reflexivity)思辨其主、客體的位置。其中克里斯.馬克預言宣吿數位虛擬真實的迷宮。陳飛豪則利用檔案、文件的重構再創基隆地區的「新」歷史記憶;何經泰思辨濕版照片技術與原住民主題的政治關係。沈昭良的攝影拍攝台灣四百年歷史主體的原初場景,成為台灣的媒體傳記。
作為日本時代複製媒體技術註腳的是78轉留聲機《基隆港的木瓜小販》蟲膠茶片與留聲機,由山本逸朗作詞、土岐靜雄作曲,瀨川伸演唱。呈現當時日本時代複製聲音的載體與技術與媒介化的殖民主體,一方面展現了台灣異國「被殖」與港口的想像風情;一方面成為當時文化與藝術風潮的文化工業媚俗產物,透過「誰能記憶」標識出藏匿於黑暗歷史角落糾結的「藝術政治」(politics of art)關係。

克里斯.馬克

克里斯.馬克
《Immemory》
1997
唯讀記憶光碟
尺寸依場地而定

《Immemory》

此次參展作品《Immemory》(1997)為克里斯.馬克首件CD-ROM格式的創作計劃,一內容豐富的多媒體遊戲軟體,也是一部非線性回憶錄。作品使用字幕元素、疊化和蒙太奇效果,以紛繁素材拼貼,呈現人們腦海中一閃而過的場景。其中,旁白直白地揭露「回憶」是經由數個事件與記憶片段集成的整體,呼應著記憶逐漸被淡忘的特質。遊戲的操作上,每一段記憶經由導覽的過程,觀眾得以點選觀看並觸發記憶片段的生產。「我即是——記憶」(I’m memory),道出記憶片段非由單一個人構成,而是眾人記憶相互嵌套。在藝術家的巧思下,作品以速度與尺幅不一的各類影像組成,探討影像文化和記憶的交互作用。

藝術家簡介

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1921-2012),本名為Christian Francois Bouche-Villeneuve,身兼作家、導演、攝影師、多媒體藝術家等多重身份,為法國著名的跨域藝術創作者,是電影圈、藝術圈為人推崇的實驗先鋒之一。推崇左派理念,行走足跡踏遍二十世紀的政治熱點,如:蘇聯、以色列、古巴、日本、中國等。因戰後從事駐外記者的工作,馬克時常發表政治評論,多部紀錄長片電影創作也圍繞在政治以及文化認同的主題,曾拍攝反越戰運動事件、60年代罷工等議題。而在1950年代開始,他也塑造了獨樹一格的散文式電影(essay film),作品裡頭包含了大量的訪問片段、書信內容、節錄的名言佳句、舊電影畫面擷取、舊相片與明信片收集等。在馬克的作品裡,旁白為重要角色,可能由馬克本人抑或是化身愛貓的卡通形象飾演。而上述的創作元素,成功塑造一個虛擬的「出遊者」,對於「時空」參與以及影像藝術的探索,提供觀眾對於參與「文本」下的「旅行」,數種解讀方法。馬克著名作品包含《堤》(La Jetée,1962)、《沒有太陽》(Sans soleil,1983)、《第五級別》(Level 5,1996)。

特別感謝 李博皓 、丹尼爾·波特 、龐畢度中心榮譽策展人 克莉絲汀•凡雅絮

藝術家提供

陳飛豪

陳飛豪
《台字章物語:基隆秘帖》
2019-2024
錄像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

「台字章物語:基隆秘帖」

「台字章物語:基隆秘帖」的創作計畫題名援引自日本平安時代文學經典《源氏物語》與當代奇幻推理作家夢枕貘的《陰陽師外傳:源氏物語祕帖翁》,後者作為前者的援引經典改編作,在史觀重建與文化混成的想像中,把《源氏物語》當代化成嶄新的奇幻文本。而本次陳飛豪的創作計畫中的兩件作品:《解語花心中》(2022)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台灣縱貫鐵道與荒城之月》(2019)亦有相同的取向,這兩件作品的內容分別取自於日治時期主題的表演藝術文本和文學作品回應計畫題名的「台字章物語」,意指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世間百態的故事。「基隆秘帖」則將其聚焦於基隆,探索尚未被當下台灣觀者廣為熟知的本地故事。

藝術家簡介

陳飛豪,生於1985年。擅長文字寫作並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探討不同媒介間交匯結合後所產生的各種可能性。曾參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台北國際藝術村「鏘條通」-2017街區藝術祭、2018年關渡雙年展、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2022年於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舉辦個展「帝國南方無理心中」。

藝術家提供

沈昭良

沈昭良
《不義遺址:新店軍人監獄/基隆港》
2020-2024
攝影、錄像

《威權歷史遺址:新店軍人監獄/基隆港》

1947年3月8日,國民政府為了鎮壓先前二二八事件造成的動盪,調派當時國軍的21師438團開抵基隆港增援,於西二、西三碼頭上岸後,軍民持續發生衝突,而後演變為無差別式的街頭濫捕殺戮,遭補的疑犯以及無辜民眾,甚至遭鐵絲穿刺手掌、腳踝綑綁,槍決後推入現為東岸廣場的海灣以及前緣的田寮河中,作為北台門戶的基隆,瞬時瀰漫肅殺之氣。
新店軍人監獄,則是白色恐怖時期國防部執行徒刑的場所。1952年建造,直到1987年解嚴後才停止收押政治犯,是現存為囚禁政治犯使用時間最長的監獄,見證了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國家暴力。監獄呈放射狀,仁、義、禮、智、信,五棟監舍圍繞著中央台,當時絕大多數政治案件當事人都關押於仁、智兩監。
《不義遺址:新店軍人監獄/基隆港》,即是回應空間/景觀書寫的可能,針對曾是二二八事件屠殺現場的基隆港區,以及台灣現存於白色恐怖時期,使用時間最長的新店軍人監獄的內外部環境、空間,所進行的攝影再現與視覺組構。

藝術家簡介

沈昭良,1968年生於台灣台南,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歷任自由時報攝影副召集人。目前除從事影像創作、評述與研究,並受邀主持工作坊及展覽策劃,同時兼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九、十屆董事、台灣藝術大學副教授、Photo ONE台北國際影像藝術節召集人。曾於2000、2002及2012年,三度獲頒行政院新聞局暨文化部雜誌攝影類金鼎獎,2004年日本相模原攝影亞洲獎,2006年韓國東江國際攝影節最佳外國攝影家獎,2010年台北美術獎優選獎,美國紐約Artists Wanted:2011年度攝影獎,2012年美國IPA國際攝影獎-紀實攝影集職業組首獎,2015吳三連獎等獎項。

藝術家提供

何經泰

何經泰
《百年不斷的人神之約——排灣族五年祭》
2018
濕版攝影,基底材料鋁板
20.32×25.4 cm

《百年不斷的人神之約——排灣族五年祭》

《百年不斷的人神之約——排灣族五年祭》為藝術家何經泰紀錄東排灣族土坂部落傳統祭典「五年祭」的系列攝影作品。創作使用濕版攝影呈現「五年祭」儀式的神聖與古老,意圖以傳統攝影手法回應富含文化內涵的拍攝內容。濕版攝影於拍攝後須立即在汽車改裝成的暗房中沖洗,繁複且易失敗的工法於沖洗後產出具有手工痕跡的影像,為藝術家何經泰抵抗數位影像氾濫時代,回歸攝影本質的親身實作。

藝術家簡介

1956年出生於韓國釜山,政大哲學系畢業。
曾任天下雜誌、時報周刊、民生報、自立早晚報、時報新聞刊、工商時報等攝影記者、Playboy中文版攝影指導、Smart智富月刊攝影主編、非凡新聞e周刊攝影主任、明報週刊副總編輯。1990年於廈門攝影藝廊展出《都市底層》,並出版同名攝影集。1991年於台北爵士藝廊展出《白色檔案》,並出版同名攝影集。1995年於誠品書店及台北攝影藝廊展出《工傷顯影》,並參加布魯賽爾國際藝術節。2003年於台北NGO會館展出《工殤顯影II–家族陰影》並出版攝影集《木棉的顏色》,並榮獲第7屆台北文化獎。

藝術家提供

場景ε.檔案病 
林怡君、鄭桑溪、郭敬耘、鄭明河、彭弘智

檔案存取了歷史記憶的潛意識,因此「檔案病」永遠是矛盾與非理性的書寫。檔案的書寫有如孩童玩具「神奇書」(wunderblock)具有重複書寫抹除,並且充滿混亂、堆疊、不可辨認的印痕。檔案最早的存放地是「檔案官」的住家,因此「檔案病」發生的地點正是庫存潛意識原初場景的「家」。在忘記與記憶之間的「家」突變為「非家」,正是「詭譎」(unheimlich)精神分析理論的詭異陌生弔詭場所。透過各式各樣媒體的承載,「檔案病」的書寫操作在塗改、銷毀、遲滯之間。越南導演鄭明河演繹湄公河三角洲作為家園政治文化依存的記憶,一如她過往所強調「在側敘說」(speaking-nearby)的影像敘述。彭弘智個人遭遇的房子以神秘藝術儀式的神秘淨化(catharsis) 。林怡君的藝術研究放在原住民頭目翻譯者的任務,一如諺語「譯者即叛徒」的文化寓言。郭敬耘透過北白川宮被抹除字跡的紀念碑,映照港都人們移動的生命軌跡。在地攝影家鄭桑溪紀錄作為家的基隆從60年代以來都會化的歷程,文件化了「家」的改變歷史,給予未來的影像檔案。這些歷經變動的家園印象書寫,承載了家的複雜意象, 以及人們深沈慾望與想望。

林怡君

林怡君
《環》
2024
複合媒材裝置、聲音、現場演出
尺寸依場地而定

《環》

本次展出作品《環》,以接觸地的地緣環境及大基隆社頭目Theodore Hermano為起點,摸索身為中間地帶的身體能動性,及其與深層物質、事件相互循環、聯繫與鑲嵌的時空旅程。荷西時期,生於沿海且以貿易為⽣的原住民,隨殖民政權到來,出現能夠掌握外來語⾔的「譯者」、「中介」、「中間人」等身份。而「Hermano」一詞,在西班牙語亦有⼿⾜、朋友與同胞之意,也暗⽰著殖民技術中所謂的情動⼒:資源的、榮耀的、從屬保護的等,都可能化身成「Hermano」不斷出現。在此計畫中,不同的Hermano不斷地以不同形體、樣貌與物種Hermano再次現身,邀請觀眾共同演繹,打開歷史文本的裂縫,探索更為直接、不和諧與異質的情動方法。

藝術家簡介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創作碩士,關注於現代生活系統中「過渡」與「破碎化」的概念,透過物質—(心理)身份—記憶的邏輯轉換,嘗試開啟更接近本質性的討論。目前以持續性的計畫類型進行橫跨創作與文化行動的實踐。近年來進行多項國內外藝術社群交流與展出,如波蘭中介雙年展(2022)、亞洲藝術雙年展衛星展(2022)、流浪的土地公:北投社保德宮的神明地誌學(保德宮,2020)、挑戰的時刻:台泰線上交流駐村(鳳甲美術館、Jim Thompsom Art Center,2020)、沖繩亞洲國際和平藝術季(南風原文化中心,2020)等。曾入選台北美術獎(2015),並為2018年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方舟策展案「薛西弗斯 Ver. 20.18」策展人。

藝術家提供

鄭桑溪

鄭桑溪
《港都舊情》
1955-1966
銀鹽相紙

《港都舊情》

此次展出「港都舊情」系列作品,為鄭桑溪攝影生涯的代表作。他以長時間且細緻的手法,完整地紀錄基隆五〇、六〇年代的城市發展樣貌。作為其跨時最久且產出最多的系列之一,他拍下家鄉基隆的各種慶典、地標、風俗民情和市民生活的百態。而地緣關係也使其得以在不同時間點,以各種角度和器材重複拍攝相同景象,獲取不一樣的意象及畫面。其紀實風格的攝影作品,真實地保存了基隆當時的人文風貌與城市景觀,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

藝術家簡介

鄭桑溪1937年生於基隆,高中時以一台「鴿牌」(Pigeon)相機開啟攝影之路,18歲時加入攝影家張才成立的「新穗影展」 ,常與影展成員共同討論創作。大學畢業後進入行政院新聞局工作,攝影具有強烈人文紀實風格。創作注重攝影「真」的特質,擅長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實畫面,同時也企圖以「製造攝影師不在場」,呈現毫不做作的自然模樣。代表作有《老人》(1956)、《港都舊情》(1955-1966)、《飛禽》(1963)、《九份往事》(1959-1966)、《現代絲路》(1991)、《北極》(1995)等系列。

藝術家提供

郭敬耘

郭敬耘
《紀念碑》
2024
多頻道錄像裝置 、5.1聲道
尺寸依場地而定

《紀念碑》

港邊貨櫃碼頭的小巷內,發現一座碑文遭破壞僅存碑身的紀念碑。經考證,這座碑是約莫一世紀前為了從不遠處登陸、帶著近衛師團前來平定殖民地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所建。在他登島後,全島各地半年內流傳起許多不同版本的北白川宮死亡軼聞。這位作為殖民皇權象徵且不尋常的被流放到殖民地「收復國土」的皇族,在死後被帝國神化為國土開拓之神。殖民者在他死亡軼聞流傳的各地,曾樹起多達38座紀念碑,在港口城市發現的這座,則是在政權輪替多年後,尚未拆除或者替換上新的神話象徵的僅存一座。
推著紀念碑的男人出現在港邊的巷內,海港聚集起同樣遭流放命運的群體,與海運相關的勞動需求在不同時代帶來溫州人煤炭工、碼頭工、阿美族遠洋漁工、東南亞裔漁工等移居者。他們在制度邊緣游移,拾廢棄物在無主荒地上建立聚落。其往來於不被任何國家法律管束的公海與各國制度之間的海洋經驗,以及在多重時間秩序中位移形成的複雜生命史,抵抗著國族神話所強加的祖源及正統。

藝術家簡介

郭敬耘的創作關注當代離散現象與後殖民經驗創造的多層次地景,透過徒步行走抵達事件現場、田野調查、口述史訪談與文獻蒐集整理,解讀地景後的人為力量,進而重構集體意識對世界習以為常的認識。她以自身的移民經驗出發,延伸出對邊境地帶、移民佔領聚集的「抵達地」的討論,透過存在於群體間的個體記憶挑戰國家形塑過程中被本質化的歷史。

特別感謝:早雨早晴影像有限公司、協明影視、和平島公園、基隆市文化局、貳樓酒吧、詹傑、詹漢津、蔡小渝

藝術家提供

鄭明河

鄭明河
《遺忘越南》
2016
錄像
90 mins

《遺忘越南》

在地緣政治的局勢下,越南在水與陸的脆弱平衡間繁盛,而川流不停的水源也帶來生生不息的力量,滋養了越南文化。本作《遺忘越南》以 1995 年 Hi-8 攝影機拍攝之錄像及 2012 年拍攝之 HD、SD 錄像穿插剪接而成,一段段畫面緩緩開啟了「國家」(đấtnứớc)一詞中的兩項基礎元素——「土地」(đất)與「水」(nứớc)的對話。這些影像不僅承載著視覺技術的歷史發展及越南政治的真實樣貌,更凸顯了象徵舊歷史的「土地」與代表全球化快速新潮的「水」,二者間的相互碰撞。而與這兩者元素交流的是一第三空間,即歷史與文化的再記憶——換言之,是當地居民、移民及退役老兵,攜帶憶中的歷史經驗,對當今事件予以評價。經歷過美國史上最具爭議的一役,越南的戰爭夢魘與近代史上不可忽略的歷史地位仍歷歷在目,卻又太輕易地被遺忘抹去。藉由重新碰觸這道國際級的傷疤,《遺忘越南》在終戰40年後,向歷史與倖存者致敬。

藝術家簡介

鄭明河身兼電影創作者、作家及作曲家,任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究所名譽教授,著有九部長篇電影——《Forgetting Vietnam》(2016)、《Night Passage》(2004)、《The Fourth Dimension》(2001)、《A Tale of Love》(1996)、《Shoot for the Contents》(1991)、《Surname Viet Given Name Nam》(1989)、《Naked Spaces: Living Is Round》(1985)及《Reassemblage》(1982)等,曾於全球各地回顧展出超過64次。同時創作數件大型複合媒材裝置作品,如《In Transit》(展於第13屆歐洲宣言展,馬賽,2020)、《L’Autre marche》(展於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2006-2009)、《Old Land New Waters》(展於中國第三屆廣州三年展,2008;沖繩縣立博物館,2007)及《The Desert is Watching》(展於京都雙年展,2003)等。鄭明河亦出版多部書籍,包括《Lovecidal; Walking with The Disappeared 》(2016)、《D-Passage:The Digital Way》(2013)、《Elsewhere, Within Here》(2011)、《Cinema Interval》(1999)及《Woman, Native, Other: Writing Postcoloniality and Feminism》(1989)等書。她曾榮獲各地眾多獎項,如 2014 薩格勒布 Subversive Film Festival 的 Wild Dreamer 終生成就獎、2012 女性藝術核心小組 終生成就獎、2012 美國教育研究協會(AESA)評審大獎、2006 法國坎城國際紀錄片展開拓獎 以及 1991 美國電影學會瑪雅黛倫獎。

藝術家提供

彭弘智

彭弘智
《正義路安魂曲》
2024
錄像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

《正義路安魂曲》第二樂章:港都夜雨

計劃緣起自彭弘智購入一間基隆老屋,屋裡保留著七〇年代隔間和吊燈,一張遺照用報紙平整的包覆,下巴處卻被人掀開,還有一台氧氣機。藝術家欲安置此屋靈魂。他決定不用考察調研的方式,而是使用與另一個世界的獨特溝通方法,於創作中建構整個故事場景,將原來在房間的兩盞吊燈做成一個靈魂搖擺的裝置,而在展覽場地看似只有前後擺動的吊燈外,觀眾可以看到這間房子隔間製成的船-聽說屋主是名船員,以及從展場穿越機飛至老屋的影像。展覽中期,藝術家將拆除並燒掉這艘船,且在接下來的展期間,連同展場的裝置一起展出燒船的錄像紀錄。

藝術家簡介

1969年生,臺北人。1992年台灣師範大學美術油畫組畢業。1997年於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深造獲碩士學位,美國的經驗吹響了他投身當代藝術的號角。他的跨領域社會參與性的作品探索了全球文化衝突、環境破壞、靈性以及政治相關的宗教極端主義問題。他創作錄像、表演、雕塑、裝置等作品,並持續將作畫作為一種道家冥想的練習。曾個展和聯展於中國、歐洲、美國、以色列及亞洲等地,目前生活與工作於基隆。

藝術家提供